原标题:求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优解”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创业补贴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实惠
围绕高校毕业生的关切,想其所想、想其未想、想其将想,在优化就业服务上做加法、在化解就业难点上做减法、在深挖就业潜力上做乘法、在扫清就业障碍上做除法
当前,应届高校毕业生大多已走出校门。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既关乎当下,更影响长远。如何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需要直面的“必答题”,是应当答好的“民心题”。
坚持政策发力,让高校毕业生“天生我材必有用”。首先,落细落优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在政策合规的前提下,采取便捷化方式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符合国家规定的地方性政策,最大程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其次,用好用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创业补贴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实惠;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用人单位给予政策倾斜,树立“多招毕业生多得实惠”的鲜明导向。最后,讲深讲透政策。及时更新发布国家和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网站等媒介,融媒共进“多声部”宣介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就业政策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进招聘现场、进乡村社区等宣传活动,提高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助推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搭台助力,让高校毕业生“好风时引凤雏声”。搭好“强宽高”招聘舞台,助高校毕业生唱好就业“大戏”。首先,在闭环实效上加“强”。对招聘会就业岗位,从工种、薪资待遇等方面筛选把关,确保岗位来源更可靠、专业覆盖更广泛;招聘会前后,向高校毕业生发放问卷了解应聘情况与意愿,做好“售后服务”;按照“周周有招聘、月月有专场、季季有活动”的要求,多渠道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其次,在就业渠道上拓“宽”。实施好“三支一扶”等计划,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推广“招聘夜市”模式,为高校毕业生家门口就业提供贴心服务。最后,在校地合作上拉“高”。鼓励地方在高校建立人才服务校园工作站,提供政策宣讲、人才招聘、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服务。
坚持服务给力,让高校毕业生“此心安处是吾乡”。首先,在服务理念上转型。坚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给高校毕业生的支持多一点、快一点、好一点,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高校毕业生。其次,在服务方式上升级。深化服务改革,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周期服务,力争毕业生“上一次网、进一个门”办成“全部事”;推广高校毕业生“就业码”服务,做到就业信息“码上看”、就业事项“码上办”、相关待遇“码上享”;放大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专窗效应,优化提升高校毕业生“点单”、职能部门“接单”的服务功能。最后,在服务效力上深耕。围绕高校毕业生的关切,想其所想、想其未想、想其将想,在优化就业服务上做加法、在化解就业难点上做减法、在深挖就业潜力上做乘法、在扫清就业障碍上做除法,当好高校毕业生的“亲友团”,让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安心、办事更顺心、扎根更称心、生活更开心、发展更舒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以更大的力度、更足的诚意、更优的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求出“最优解”,才能让他们向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路越来越通畅、越来越敞亮。(魏长茂)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