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硬核举措当有硬核落实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同日,《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发布。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确实承受较大压力,但要辩证看待民间投资形势”,并分析指出了当前民间投资在投资信心、投资方向、准入门槛、要素获取、投资环境、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此次通知提出了相应的硬核举措,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2022年以来,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整体投资增速,占全国投资比重也降至近年来低点。立足现实,受需求不足等问题影响,有的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存在投资方向不明、投资意愿不强、投资动力不足等问题。此外,由于有的地方认识不到位,准入机制不完善,要素获取不平等,制约民间投资的 “玻璃门”“弹簧门”仍然存在,民间投资的规模、深度、广度与市场预期还有差距。
稳投资重在促进民间投资落地。去年下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发文,支持民间投资恢复增长,就是要抢抓当前经济恢复增长的宝贵窗口期,通过提振市场信心,让民间投资尽快回归到稳定增长的轨道上来。措施再好,如果落不了地,终究只是镜花水月;利好再大,如果见不了效,反而会让人失去信心。
硬核举措当有硬核落实。哪些是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的重点细分行业;怎样避免片面追求热点、盲目扩大投资、增加运营风险;如何加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保障和要素保障等等,回答好这些问题,需要各地逐条政策、逐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提出更多创新性思路、市场化办法、改革性举措,更好地制定出台有力度、见实效的措施,尽早尽快让政策红利看得见、摸得着,不断增强民间投资的政策获得感。
信心回暖,源于现实环境的不断改善。提振投资信心,关键在于让民间资本形成稳定且良好的预期。经济政策稳定性、有效性越强,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就越强。消除各种显性门槛、隐性壁垒,切实防止“口惠而实不至”,让民间资本进得来、留得住、投得顺、有回报,推动民间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周磊)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