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人物 > 正文

“玉龙雪山海拔故事”

原标题:雪山·守护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环卫三组组员和德军(左)与同事和兴兰在清理游客栈道外雪地上的垃圾(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吕皓葳戴好墨镜、鞋套,系上C字扣、八字环,在身后挂上一只垃圾袋,翻越栏杆,往平台下的悬崖下降。同事在平台上一边缓缓释放安全绳,一边和他沟通,提示他哪里有垃圾……吕皓葳和同事们的工作是在玉龙雪山冰川公园清理掉落在悬崖峭壁的垃圾。他们通常两到三人一组,克服高海拔缺氧、地形陡峭、天气多变等不利因素,在队友的协助下攀爬到山崖间进行垃圾清理工作,被称为玉龙雪山景区的“蜘蛛人”。

“蜘蛛人”负责清理掉落在悬崖峭壁的垃圾,环卫工和德军和他的同事则负责景区的日常保洁。他们使用垃圾钳、垃圾袋等工具收集雪地里的氧气瓶等垃圾,打包后运到山下,以确保景区的干净整洁。

玉龙雪山冰川公园景区每天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游玩。和德军和吕皓葳两人在这里工作已经八年多,守护着玉龙雪山这片净土。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和德军和吕皓葳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随手乱扔垃圾,觉得很欣慰。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环卫三组组员和德军(前左)与同事和兴兰在清理游客栈道内外两侧的垃圾(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环卫三组组员和德军与同事和兴兰在雪地上清理垃圾(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环卫三组组员和德军(左)与同事和兴兰在雪地上清理垃圾(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环卫三组组员和德军(左)与同事和兴兰在清理废弃氧气瓶(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环卫三组组员和德军在清理游客栈道外雪地上的垃圾(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保安三组组员吕皓葳在下悬崖前穿鞋套(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保安三组组员吕皓葳在观景平台防护网外的悬崖上清理垃圾(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保安三组组员吕皓葳(下)在海拔4506米处观景平台下方清理垃圾(3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保安三组组员吕皓葳(右)在崖壁上清理垃圾,同事杨晟坤在平台上控制安全绳(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保安三组组员吕皓葳在玉龙雪山崖壁上捡拾氧气瓶(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保安三组组员吕皓葳在玉龙雪山崖壁上清理垃圾(3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分公司景区部保安三组组员吕皓葳在结束崖壁上的垃圾清理工作后在平台擦拭汗水(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燃油车禁售令”推迟 欧美电动车转型“失速”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