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记者 陈颖
1月26日是2024年铁路春运的第一天,但对铁路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春运早已开始。
那是在2023年的12月底。
这期间,国铁北京局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为春运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不论是排班还是工作强度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们全力确保各项工作都进行得更加完美,从而为每一名旅客在春节假期的归途中留下一段美好回忆。北京西电务段丰台车间丰台高铁信号工区班组长万超告诉中工网记者,一到夜晚的“天窗点”(没有列车时,工作人员进行铁路检修的时间)时,他们每天徒步检查设备的步数动辄两万以上。
工务段:“藏”在夜晚的工种
工务段是铁路工作中“藏”在夜晚的工种。随着当日的最后一趟列车驶过,他们“摇身”成为铁道上的主角,对钢轨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检修,以保障列车能一直平稳运行下去。
由于春运期间列车密度增大,夜间也有高铁运行,按照要求,他们的大范围检修工作必须在春运前夕结束,春运期间的工作则以巩固为主。
1月24日,离春运仅剩两天,国铁北京局丰台工务段抓住最后的准备时间对管内线路进行检修检查。今天他们的任务是捣固改道和更换焊补滑床板,这两项任务直接决定乘客乘车的安全与舒适,马虎不得。
工务段24日的“天窗点”在0点50分至2点50分,实时气温低至零下6度。0点30分他们便已到达铁路旁,召开点前会,清点作业工具。凌冽的寒风使他们有些不自觉地发颤,但大伙都习惯了,这个班组里,大家都是备战春运的老手。
1月24日凌晨,武文增根据清单清点作业工具。中工网记者陈颖 摄
武文增是这个班组的工长,今年54岁,这回是他最后一次备战春运。
0点50分,“天窗点”来了!
向指挥中心报告将有18人进入轨道进行作业后,大伙开始将用于检修的仪器搬上线路。检修期间,武文增一直和自己的班组成员协同合作,并身体力行,绝不放过任何隐患,哪怕是滑床板上的一道细小裂痕。
直到2点50分。
1月24日凌晨,武文增在用道尺检查线路几何尺寸,确保整修效果。铁路局供图
算起来,武文增已担任工长15年之久,他的铁路生涯,从1991年便开始了。
“工长是‘兵头将尾’,当了工长,不光自己干,还得让别人干,完事还得带头干。”他起初有些不适应,但在不断摸索中,他“上道”了,并成功做到在33年铁路生涯中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工作,关乎着每一位列车乘客的安全。
电务段:对春运有绝对信心
“看到乘客们都要回家了,我们说不心酸是假的。”万超记得某一年的大年三十,他和班组成员们看着列车上乘客们洋溢着对回家的期盼,眼眶都湿润了。
今年是万超备战春运的第十个年头,也将是他第十个春节无法归家的年头。“出于工长的无法替代性,春运期间我必须坚守在岗位上。”
电务段主要负责管理和维护列车在运行途中的地面信号设备正常工作。“简单地说,电务就是列车的中枢神经。”万超解释道。铁路上,电务设备纷繁复杂,需要定期的维修、养护,这类作业都是在夜间进行。
1月24日那天也是如此。0点20分至4点20分是北京西电务段丰台高铁信号工区的“天窗点”。根据指挥中心安排,电务段该日室外作业的重点任务有:不常用道岔搬动检查、钢轨绝缘测试和春运前设备检查整治。
万超如今管理着一个五人制的青年班组,平均年龄在26岁,其中还有三位“00后”。他认为,年轻人有干劲、爱钻研、爱动脑筋。万超对自己的班组充满信心,凭借自己对丰台站电务设备的熟悉以及班组成员高效率的“指哪打哪”,丰台站的春运,他胸有成竹。
工长万超(左)和工区职工卢浩江(右)进行道岔转辙设备的专项检查作业,对电机内部液压油进行检查。中工网记者陈颖 摄
卢浩江今年22岁,是班组里最小的成员,此次也是他第一次参与春运检修。今年他将与班组成员一起度过大年三十。“独在异乡为异客”,卢浩江感慨道。但他早已做好准备,“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决不能出差错。”
列车长:“能把大家送回家,我也算是做了些什么”
1月25日11点15分,G606次复兴号列车在丰台站缓缓停下。列车长马金叶又完成了一次大约三小时的值乘任务。
但从26日——春运第一天开始,随着夜晚列车车次的增加,她将“主攻”夜间零客,工作时间大致是凌晨0点至6点。
今年是马金叶第十三次备战春运,她十分清楚春运期间有多么庞大的客流量,也非常了解春运期间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车门拥挤、禁烟防火、乘客行李遗失等。为此,马金叶特别向各车厢乘务员们反复强调,一定要保证春运期间旅客们的人身安全以及列车的运行安全,不只是万无一失,而是一定要做到完美。
1月25日,复兴号即将开动,马金叶为老年乘客端了杯热水。中工网记者陈颖 摄
和大多数铁路工作人员一样,马金叶今年春节也没法回家。“心酸归心酸,但我把旅客们送回了家,我也算是做了些什么。”马金叶自述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每当看见大家迈上回家的征程,以及路途上乘客们和家人对话时希冀的眼神,哪怕自己只是一位旁观者,也很感动。
许多个没有回家的大年三十,马金叶从不孤单。那一晚的列车上,乘客们总会和她一起唠唠嗑。和乘客们待在一起,她感觉如回家一般。“对我而言,服务大家,把乘客们送到目的地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12点17分,复兴号再度“动身”驶往石家庄。马金叶又开始为乘客们服务了,不断为明日更大的任务做着“预演”。
12306服务台客运员:“工单”不只40件
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候车室旅客们源源不断的问题,以及12306持续派发的工单,一天下来,王淼的活一直没停过。
她是北京丰台站12306服务台的客运员,1月25日上午十点,她就已经接到了12306派下来的40多件工单,内容多是协助老年人、残疾人进站候车以及乘客们的各种事务问询。出于对丰台站内情况及列车信息的绝对了解,她总能精准又耐心地解决好各种事务。
1月25日,客运员王淼在12306服务台回答旅客提出的问题。中工网记者陈颖 摄
不只是王淼,12306服务台一次能容纳八位客运员,根据轮班制度,春运期间服务台将24小时开放服务。对于春运,他们都已做好了准备。
1月25日十点半,一位旅客陪着她年迈的母亲一起来到服务台,向王淼要了一张轮椅。她们所在车次的发车时间在十一点半,因此希望客运员能帮助她们通过无障碍通道准时上车。
十一点,她们便有些着急,询问王淼何时能上车。
“您别急,我们的工作人员待会便会准时把您送到站台,不会延误的。”在客运员的安抚下,旅客的情绪也平静了下来。
五分钟后,相关工作人员便来帮助旅客推轮椅,带他们经过无障碍通道直至站台。
丰台站一建成,王淼就来了,已经数不清解决过多少旅客的问题。她感觉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日复一日也不觉得枯燥,甚至对旅客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还有些兴趣。当被问及说了一天,是否会有嗓子沙哑的情况出现时,她笑着说,“我早就习惯了。”
经过2023年12月底至今这长达一个月的春运备战,每一位铁路工作人员都对春运这一庞大人口数量的有序流动抱有必胜的信心。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乘客们的旅途舒适”也是各工种作业人员反复向记者强调的内容,他们要让铁路成为开启万千乘客喜气洋洋过春节的第一把钥匙。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