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社会 > 正文

  发现不一样的地球家园

十五年前的今天

历史定会铭记这个时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一场特大地震

让无数生命在一瞬间戛然而止

▲2008年5月13日,都江堰市聚源中学,一名家长瘫软地跪在地上,紧紧地握住遇难孩子沾满泥沙的手,仿佛要从死神手中拽回儿子的生命。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四处都是断壁残垣

四处都是生离死别

▲2008年5月16日,航拍的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2008年5月16日拍摄的汶川县映秀镇一所中学的宿舍楼。 新华社发(陈晓东 摄)

▲这是在地震中垮塌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白花大桥(2008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博 摄

▲2008年5月15日 地震过后的都江堰市,废墟中一本残留下来的相册静静躺在废墟上。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天灾无情人有情
灾难面前
有人挺身而出
有人守望相助
有人坚守信念
……

▲2008年5月13日,四川绵阳北川县,武警战士奔向房屋坍塌现场,抢救被困伤员。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08年5月15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搬运伤员。新华社特约记者 赵建伟 摄

 ▲2008年5月15日,北川县城,一位医护人员站在倒塌的废墟顶部望着整个县城,背对着镜头的他已是眼泪纵横。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汶川,加油!
任何困难都压不倒
英雄的中国人民

▲图片来源:中国军事网

逝者已矣,生者坚强
化悲痛为力量
来迎接明日的朝阳

▲2008年5月19日,四川绵阳长虹培训基地,北川中学高三复课仪式举行,合影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靠得更紧。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18年5月11日,汶川地震10周年,武警官兵在映秀的大地震遗址前进行入党宣誓。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十五年来
汶川人一刻没有停止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规划的家园拔地而起
汶川,涅槃重生!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5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汶川县映秀镇风貌(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下图为2008年5月14日拍摄的地震后汶川县映秀镇(新华社记者 陈凯 摄)。

▲这是2022年5月12日拍摄的汶川县映秀镇一角(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风貌(2018年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这是北川县新县城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廖世龙摄)

又是一年5月12日
不忘抗震救灾精神的力量
祝福汶川的明天会更好!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执行策划:崔祎璁 马宇聪 

视觉设计:李权

动效:仇炳宸

卫星技术:李双宇

 

卫星技术支持: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影像来源:中国四维、QuickBird

 

新华网思客

出品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