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7月31日电 (记者 岳依桐)“我觉得竞技体育、基础体育都离不开科学,不光是我所从事的这项运动,更多的体育运动都是依靠科学的训练方式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才能让运动员在专业领域更快、更好地提高。”30日,中国乒乓球名将、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代表队乒乓球项目副领队丁宁在成都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体育和科学,二者是一种联系非常紧密的关系。”
丁宁以自身举例道,从乒乓球打法来讲,她属于相持型,需要耐力、精力、战斗力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常会进行专项的体能训练。科研人员也会研究自己的打法,帮助制定更好的训练计划,并进行体能康复等。
“大家的观念都在不断变化,可能原来我们更注重技术训练,但现在其实更注重体能训练,很关注身体状态。”丁宁说,如果一个运动员想要保持更高的水平,或者更长时间地保持高水平,练到最后其实技术已经完全掌握了,更重要的是身体状态。“他的身体如果说还能够突破,那么他的技术能力可能就还能够突破,身体状态不佳必然导致技术状态下滑。”
在丁宁看来,现在体育科学越来越先进,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和成绩提升也提供了更好的帮助。“比如一些人工智能或者穿戴类装备,可以帮助运动员监测整个身体机能的状态、伤病情况等,都非常实用。”
丁宁谈道,乒乓球项目相对技巧性更强一些,所以运动员会更注重一些专项体育科学的训练,但是比如篮球、足球、田径、游泳等体能类别的大项,可能对于体育科学的需求更高、更加精准。“所以我觉得每个项目也有自己的特性。”(完)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2025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