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网北京3月1日讯 (记者 秦金月)2023全国两会将至,全国政协委员、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王黎光带来《构建中国音乐教学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艺术教育》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王黎光(照片由本人提供)


王黎光介绍,1949年以来,中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基本是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例如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艺术教育理念、匈牙利柯达伊、德国奥尔夫、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等。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在建院之初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都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学科大多数也都以“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罗兹”三大教学法为准绳。曾有学生时代“谁不是‘斯坦尼’谁就没有艺术标准”的争论,也曾有教师“我研究并执教了三十多年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培育了千万中国学生”的慷慨激昂。

王黎光认为:“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不是坏事,但全面复制并长期没有建立起中国的教育体系就凸显出我们现行教育的短板和漏洞。”

柯达伊曾说:“我的教学法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使受教育的人们,充分了解什么是匈牙利文化。”王黎光在提案中说:“儿时的一首民歌犹如‘乡愁’,会附体一生故乡的味觉、视觉、听觉、触觉,从而树立起永不磨灭的民族魂,家国情。”

他表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歌与戏曲可谓千歌万曲唱不尽,异彩纷呈咏不绝,如果这些取之不尽的中华文化元素不能潜移默化在青年人的血脉中,而让西方音乐文化侵蚀在青年人的头脑里,怎么可能使一代又一代成长起来的中华子孙有民族归属感和坚定信仰呢?

他强调,传统文化不要总是抱怨社会不予重视,而应自身寻找推陈出新的发展差距和顺应时代审美情趣的创新途径;艺术教育不能总是“外来和尚念洋经”的盲目照搬,而应积极探索吐故纳新的教育体系和顺应中国式现代化艺术教育的途径。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又大含细入,为我们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精髓,构建中国音乐教学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艺术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中国的有志之士始终没有放弃中国音乐教学法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很多艺术教育家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因为没有建设平台而使一生的教育智慧付之东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民美育,亟待中国音乐教学法的横空出世。

因此,王黎光建议,教育部及相关权威部门在组织编撰、资源整合、协调共建等方面充分调研,精准把脉,成立中国音乐教学法建设机构。规避教材建设“你拆我的锅灶,我砸你的饭碗”的文人相轻及院校相争,顺应时代发展,建设“中华文化之标准,中国乐派之教育”的音乐教学法。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